
台北市公車運價長年未調整,但受到疫情影響及各項成本上升壓力,北市公車業者近日提報將公車運價由現行23.4704元調升至29.2463元,漲幅達5.7759元。業者希望透過調整運價來彌補疫情期間的虧損,並因應未來電動公車全面推動所帶來的成本增加。
運價漲至29元:台北市政府補貼壓力增大
目前台北市聯營公車票價每段次為全票15元、老人與小孩等優待票8元、學生和軍警票12元,而實際運價為23.4704元。由於票價與運價之間的價差由台北市政府補貼,政府每年為此需支出約41.15億元。若按照新提報的29.2463元運價計算,將增加更多的補貼額度,每上調1元運價,政府支出將額外增加約4億元。
提報原因:多重成本上升帶來壓力
根據北市公共汽車商業同業公會的提報,業者指出運價調整是因應包括燃料費、薪資、場站租金、維修費用及業務費用等18項成本全面上升所致。首都客運總經理李建文表示,目前公車業者已向市府提交詳細的成本算式,盼透過運價上調來穩定企業營運,尤其是公車駕駛和維修技工的穩定性。
李建文進一步指出,疫情期間公車業者營運虧損嚴重,員工薪資多年未調,加上近年外縣市調薪幅度達到每月1萬元,造成產業競爭壓力。他認為公車駕駛及技工的薪資調整迫在眉睫,若無法調整薪資,將不利於產業穩定發展。
電動公車推動與物價上漲 成運價調整考量主因
李建文提到,台北市政府積極推動電動公車政策,但此政策將帶來高額的車輛採購費用、場站設置費用、充電樁設備及接電費用等,顯著增加業者的財務負擔。在此同時,百工百業成本普遍上漲,物價波動也進一步壓縮企業獲利空間。面對多重成本壓力,調整運價已成為維持業者生存的必要手段之一。
市府審查:10月底前完成運價調整審議
台北市公運處處長李昆振表示,目前業者已經提出運價調整申請,市府正對各項成本進行合理性審查。預計10月底前將召開雙北市公車運價協調會議,進行全面審議,最終結果需經市政會議及北市議會交通委員會審查後,方可決定是否調漲及調幅。
北市公車運價若通過調整,將是近年來首次大幅調升,這不僅影響政府財政負擔,也將牽動市民通勤成本。未來運價調整的結果,將影響台北市公共運輸的長遠發展及營運策略。市府與業者雙方須就如何在保障民眾權益與平衡業者經營壓力間取得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