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群媒體平台的多樣化,新的引流手法層出不窮。雖然「散播愛」一直是許多平台吸引用戶的主要策略,但在Instagram推出的替代品Threads上,「憤怒」卻成為了另一種有效的引流方式。近期有報導指出,Threads上的「憤怒釣魚」(rage bait)已成為熱門手法,透過引發用戶的激烈反應,來提升互動和曝光度。
憤怒釣魚實驗揭露驚人效果
據報導,一名記者在自己的Threads帳號上進行了一次「憤怒釣魚」實驗,結果發現這種方法可以極大地激發用戶的互動。雖然該實驗只是一次測試,但事實上,一些線上創作者已經開始全力利用這種手法來提升他們的內容曝光度。某些數位行銷者甚至表示,他們計劃在30天內,利用「憤怒釣魚」在Threads上獲得10億次的觀看量。
憤怒釣魚的運作方式與風險
所謂的「憤怒釣魚」是指那些故意設計來引發強烈情緒反應的貼文,例如「我是否應該向我孩子的朋友的父母收取玩樂的費用?」這類問題,往往能夠吸引大量的反對聲音和評論。這種引流方法在社群媒體上並不罕見,但在Threads平台上,由於演算法更重視回覆數量而非讚數或分享數量,使得這種手法變得格外有效。
這種演算法導致了更多「憤怒釣魚」內容的興起,因為它們能夠迅速推動內容到更多用戶的面前,進一步引發更多的回應和討論。然而,這也讓用戶更容易陷入這些情緒操縱的陷阱中,無意間成為這種釣魚行為的助力者。
擺脫社群媒體的情緒控制
最終,我們需要認識到,無論是TikTok、Instagram還是Threads等社群媒體平台,它們的演算法都有一個共同目標:讓用戶在應用程式上停留更長的時間。透過設計誘發情緒反應的內容,平台得以延長用戶的停留時間,進一步推動更多內容的曝光。然而,了解這種心理操縱的運作方式,能夠幫助我們避免陷入「憤怒釣魚」的陷阱,減少不必要的情緒波動,重新掌控自己在社群媒體上的體驗。
在這個社群媒體不斷演變的時代,保持警惕並了解背後的運作邏輯,才能避免被情緒操縱,做出更理性和自主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