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於餐桌上的番茄,其實是預防高血壓的「超級蔬果」!營養師指出,番茄富含茄紅素、鉀與維生素C,不僅有助穩定血壓、抗發炎,還能延緩老化。國際研究也發現,每天攝取一定量番茄者,高血壓風險比幾乎不吃者低了36%。
營養師薛曉晶表示,番茄對心血管健康具有多重保護作用。根據《歐洲預防心臟病學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2024年一項針對逾7,000名高心血管風險長者的研究顯示,每日攝取110克以上番茄,可使罹患高血壓的風險明顯下降,降幅高達36%。其中,一級高血壓患者的舒張壓控制效果尤為顯著。

除了對血壓有助益,番茄也受到泌尿科醫師推崇,視為保養攝護腺的天然食材。根據2023年《國際分子科學期刊》發表的研究,食用完整番茄比起單一補充茄紅素,更能全面降低前列腺疾病的風險。這是因為番茄內含多種植化素,能共同發揮抗氧化作用,效果優於單一成分補充劑。
薛曉晶指出,番茄的健康功效主要來自三大營養成分:
- 茄紅素(Lycopene):一種強力脂溶性抗氧化物,可清除體內自由基,保護血管健康,也與降低攝護腺癌風險有關。
- 鉀:幫助排鈉、平衡體內電解質,進而調節血壓、預防水腫。
- 維生素C:增強免疫力,並促進鐵吸收,對於提升造血能力也有幫助。
她建議,民眾每日食用一顆中型番茄或約半杯番茄醬製品,即可達到基本保健效果。若目標是預防攝護腺癌,則每日茄紅素攝取量應達10至30毫克。
不過也提醒,番茄並非人人適合。對於患有胃食道逆流、腸躁症或腎功能不佳的人,番茄因偏酸、含鉀量高,食用過多恐引發不適,應諮詢醫師後適量攝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