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改善空氣品質,新北市環保局明年將正式推出「雙子星空氣品質維護區」,擴大現行板橋區域的管制範圍,並導入AI科技輔助違規車輛抓拍,主要針對未通過檢驗的柴油車、施工車及機車進行管制,違者最高可罰6萬元。此措施旨在減少PM2.5及氮氧化物的排放,預計將對公車交通造成最大影響。
雙子星空維區 明年正式上路
新北市快速都市化帶來交通流量的增長,柴油車與烏賊車成為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針對此問題,環保局過去已在板橋及八里設立空維區,並取得顯著成效,例如西濱海岸空維區的PM2.5減少了約30%,板橋雙站空維區一年間減少了11噸PM2.5及620噸氮氧化物。這些成果促使政府決定擴大板橋區域的空氣品質維護範圍,涵蓋板橋府中及新板特區,形成新的「雙子星空維區」。
AI輔助抓違規車輛 公車最受影響
環保局表示,擴大後的雙子星空維區將進一步強化對不合格車輛的管制,尤其是柴油車與機車。區內將設置更多AI監視器,用來自動辨識未經定檢或排煙不合格的車輛。目前區內已有3處AI監視器,未來將增設6處於重要路口。根據環保局統計,去年以來已對59輛不合格公車開出罰單,違規公車與其他車輛將面臨每次500元至6萬元的罰鍰。
環保局指出,柴油車及機車是區內PM2.5的主要來源之一,佔比高達47%。因此,計畫規定,柴油車出廠3年以上需通過排煙檢驗,機車出廠5年以上需定期檢驗合格。該政策已送交環境部,待專家委員審核通過後,將於明年正式實施。
公車汰換電動車面臨挑戰
首都客運總經理李建文對此表示,行經新版特區的公車路線將優先汰換為電動車,但仍面臨跨區公車無適合電動車品牌可選購的困境。目前大部分公車仍使用柴油車,希望政府能進一步提供輔導與支援。
跨域治理與源頭控管呼聲漸高
市議員劉美芳指出,空氣污染治理需跨區合作,不能只針對交通工具管制,工廠廢氣與燃煤排放也應列入監管範圍。議員黃淑君則強調,板橋並非主要工業區,污染的源頭應從更廣泛的層面進行管控,尤其是針對工業排放與污染源的治理。
擴大板橋空維區的計畫,標誌著新北市在空氣品質管理上的一大步,未來目標是到2030年達成全市空維區的設立,為居民打造更健康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