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在網路上刷到這樣的說法:「睡前把退熱貼貼在小拇指,一覺好眠到天亮,醒來精神超好!」這個乍看之下無害的小偏方,近期在各大社群平台瘋傳,甚至被不少人視為改善睡眠品質、提神醒腦的「秘密武器」。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退熱貼原是降溫輔助,錯用可能釀災。(圖/示意圖)

根據網友分享,他們認為這種貼法能讓身體快速降溫,有助放鬆入睡,更有部分使用者表示早上起床後「整個人變得輕盈、不再疲憊」。這樣的說法聽起來相當誘人,也讓許多人紛紛跟風實測。然而,醫界卻對此提出嚴正警告:「這不僅沒有效果,還可能讓你或孩子陷入危險。」

醫:退熱貼原是降溫輔助,錯用可能釀災

新竹國泰醫院婦產科醫師張瑜芹在個人社群上發文指出,這類用法完全缺乏科學依據,也偏離退熱貼原本的設計用途。退熱貼是一種物理性降溫產品,主要透過水分蒸發來帶走表面熱能,緩解發燒不適,常用於額頭、腋下或頸部等部位。

為了讓使用者感受到「冰涼感」,大多數市售退熱貼會加入**高濃度薄荷醇(Menthol)**等揮發性成分。這些物質在正常使用劑量下對一般成人相對安全,但若錯誤使用或貼於敏感族群身上,風險就可能大幅提高。

Son kiss pregnant woman
為了讓使用者感受到「冰涼感」,大多數市售退熱貼會加入**高濃度薄荷醇(Menthol)**等揮發性成分。(圖/示意圖)

醫師點名:這三類人千萬別亂貼退熱貼!

張醫師強調,退熱貼絕非人人皆可用,特別對以下三種族群來說,潛在的危害可能比你想像的嚴重:

🔺 1. 嬰幼兒(2歲以下)

嬰幼兒的皮膚角質層尚未發育完全,對化學物質的吸收能力遠高於成人。當含有薄荷醇的退熱貼貼在嬰兒皮膚上,尤其是靠近臉部或口鼻處時,揮發氣體可能刺激呼吸道,誘發呼吸道痙攣、抽搐甚至癲癇發作。嚴重者可能出現呼吸抑制或窒息,後果不堪設想。

🔺 2. 孕婦

懷孕期間的女性對於外用產品應更加謹慎,張瑜芹指出,任何能經由皮膚吸收的成分都有進入血液循環、影響胎兒的風險。尤其是薄荷醇這類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學物質,雖然看似只是「清爽感」,但在缺乏醫囑與評估的情況下,一切外用產品皆應列入審慎考量,避免無謂風險。

🔺 3. 蠶豆症患者

蠶豆症是一種體質性溶血疾病,患者對特定物質(如薄荷醇、樟腦等)特別敏感。一旦接觸到這些成分,可能迅速誘發急性溶血反應,導致貧血、黃疸、血紅素急速下降,甚至威脅生命。張醫師強調:「蠶豆症患者務必避開所有含有類似成分的產品,包含退熱貼、藥膏、精油等。」

網路偏方不可信,長期疲勞應找出根本原因

針對這股「退熱貼助眠風潮」,張瑜芹語重心長地提醒:「退熱貼不是提神藥,更不是睡眠靈丹,它只是輔助降溫的輔具,請勿誤用!」

她也呼籲大眾,若你長期感到疲憊、精神不濟,應優先考慮是否有潛在健康問題,如貧血、甲狀腺功能異常、慢性壓力或睡眠障礙等,而不是單靠網路流傳的「小妙招」來解決問題。

「當我們把健康交給偏方,就有可能變成自己或孩子健康的劊子手。」張醫師如此強調。

張醫師最後提醒:「不要為了一時清爽感,讓自己暴露在長遠風險中。保健不是靠神奇貼布,而是來自對身體的理解與負責。」

10 月 16, 2025
未命名設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