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煮菜總要「加點鹽才有味道」?小心,這個看似無害的動作,可能正悄悄推高你的糖尿病風險 !

Salt in wooden small plate
攝取過多鹽分,也可能與第2型糖尿病風險上升有關。(圖/示意圖)

大家對糖尿病的第一直覺常是「糖吃太多」,但根據2023年《梅奧診所學報》一項橫跨近12年的大型研究指出,攝取過多鹽分,也可能與第2型糖尿病風險上升有關。

這項研究追蹤了超過40萬名成年人,發現那些「經常」或「總是」在餐點中添加鹽分的人,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分別比「從不或很少加鹽」的人高出20%與39%。即使只是「偶爾」加鹽,風險也增加了13%。

鹽,為什麼會影響血糖?

雖然目前仍無法證實鹽分攝取與糖尿病之間有直接因果關係,但研究人員指出,鹽偏好者往往也伴隨肥胖與慢性發炎問題,而這些正是導致第2型糖尿病的已知危險因子。

研究進一步分析顯示,身體質量指數(BMI)腰臀比和**CRP(慢性發炎指標)**在這之中具有「中介效果」,也就是說,吃太鹹可能不是唯一的問題,背後牽動的是整體生活型態與代謝健康。

「少鹽」不是口號,而是關鍵預防策略

第2型糖尿病是目前最常見的糖尿病類型,與遺傳、肥胖、生活習慣有密切關係。患者常出現「多吃、多喝、多尿」等症狀,嚴重者甚至可能導致昏迷或多重器官損傷。

杜蘭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祿啟(Lu Qi)指出,過往已有大量研究證明,高鹽飲食會增加高血壓與心血管疾病風險,如今又新增了與糖尿病的潛在連結,顯示我們對「鹽」的警覺應更提高。

Process of preparation of sea bream salt. sparus aurata top view. dark background.
第2型糖尿病是目前最常見的糖尿病類型,與遺傳、肥胖、生活習慣有密切關係。(圖/示意圖)

台灣人特別要注意的飲食盲點

許多台灣家庭、甚至外食族,對鹽分的依賴程度遠高於國際建議。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人平均每日鈉攝取量已遠超過建議上限。再加上醬油、滷味、湯品等常見料理本身就含高鈉,等於無形中讓身體承受了更多負擔。

醫師建議民眾日常烹調可改用低鈉鹽,或透過香草、檸檬汁、洋蔥、大蒜等天然食材提升風味,達到減鹽又不減美味的效果。同時,減少加工食品攝取、增加蔬菜比例,也是預防代謝疾病的重要策略。

健康提醒:多一匙鹽,可能少一分健康

別再小看你餐桌上的那罐鹽。糖尿病的風險不只藏在甜點裡,也可能躲在你每一餐的調味裡。從今天開始,減鹽,可能就是守護健康的第一步。

10 月 17, 2025
未命名設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