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ffic street night
隨著外送平台普及,越來越多民眾選擇透過手機點餐解決三餐。(圖/示意圖)

隨著外送平台普及,越來越多民眾選擇透過手機點餐解決三餐。除了餐費與運費外,是否該額外給外送員「小費」也成為不少人討論的話題。有網友近日就在PTT上發文,好奇詢問:「有人會給外送員小費嗎?」引發熱烈回應。

原PO坦言,自己平時不會和外送員計較零頭,但也沒有給小費的習慣。他認為,外送員已經透過平台獲得報酬,因此「不太覺得需要額外給小費」,但也好奇其他人的看法。貼文一出,引來大量網友分享自身經驗與想法。有不少人表示會視情況給予小費,尤其是在天氣惡劣或特殊狀況下。

「下雨天我一定會給,至少20元,真的辛苦他們了」、「寒流的時候我給過100元,連出門都不想,真心感謝」、「太熱或下大雨我都會給,覺得他們很辛苦」,還有人指出大節日、半夜、或是住偏遠地區,訂餐後會主動多給一點。也有民眾依服務態度決定是否給小費:「遇過態度很好的,會給」、「有次看到身障者在跑外送,直接加爆小費」、「要爬樓梯的話我會給,尤其是沒電梯的老公寓」。

不過,也有一派網友持保留態度,認為給小費並非義務:「平台已經收服務費了,為什麼還要再給小費」、「以前會給,但現在都放樓下,連外送員的臉都看不到」、「如果是高單價餐廳已經收服務費,就不會再額外給」。

Deliveryman in uniform give bakery to smiling asian customer
隨著外送平台普及,越來越多民眾選擇透過手機點餐解決三餐。(圖/示意圖)

綜合網友意見,可以發現雖然台灣並無強制性的「小費文化」,但不少人願意在特定情況下表達感謝。無論是酷暑、暴雨還是節日夜晚,這份額外的心意對於外送員來說,往往是一種鼓勵與肯定。外送平台雖然讓消費者更便利,但在點餐背後,仍有一群日曬雨淋、奔波送餐的工作者。

9 月 23, 2025
未命名設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