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假期頻繁,包括中秋節、國慶日及光復節等連假接連而來,被不少網友戲稱為「台灣試辦周休三日」。有網友在社群平台Threads發文好奇詢問:「大家喜歡周休三日的制度嗎?」意外引發大批網友熱烈討論,意見呈現正反兩極。
這名網友指出,10月幾乎每週都有三天假期,讓他開始思考:「如果未來真的實施周休三日,大家能接受嗎?」貼文一出,立刻吸引眾多網友留言響應。
支持周休三日的網友表示,三天假期不僅能讓身心得到更充分的休息,甚至反而提升了工作效率。「超喜歡,工作做得完而且效率更高」、「每次三天假,都覺得生活品質變好了」、「整體節奏變得更好,做事情也比較專心」;也有人直言,「我就問,有誰會不喜歡多放假?」
然而,反對的聲音也不少。有網友指出,工時雖然縮短,但工作量不減,導致平日壓力倍增。「五天的工作要濃縮在四天做完,真的操到不行」、「事情還是要做完,結果是假日也在加班」、「認真說不喜歡,感覺快被壓垮了」。

還有服務業從業者與自營商跳出來分享實際困境:「我們做餐飲的,根本不可能跟著紅字放假」、「10月大家放假,我們只能自己去店裡顧業績,營收還是掉一大截」、「家庭主婦更難,孩子休假,功課還得陪他們趕,壓力山大」。也有網友點出,實施周休三日最大的受益者其實是固定薪資或責任制族群,對時薪族、日薪制與業績導向工作者而言,未必是好事。
雖然周休三日聽來美好,但從網友討論可以看出,實際執行仍面臨諸多挑戰,包括產業性質差異、工時安排與薪資結構等問題仍待解決。不過,此次10月「連假月」也讓大眾重新思考,未來是否有機會建立更彈性的工作制度,兼顧效率與生活品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