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遊戲《黑神話:悟空》在全球掀起一波東方文化題材的3A遊戲熱潮,吸引大量玩家對東方傳統故事產生濃厚興趣。相較之下,台灣的遊戲產業卻一直無法打造出同等級的3A大作。TVBS Podcast節目《新聞幕後》邀請3C達人廖阿輝深入分析台灣遊戲產業的現況,探討台灣在製作大型遊戲時面臨的挑戰,以及在全球市場中的定位。
資金與市場規模成為3A大作的最大阻礙
3A遊戲通常指投入龐大資金和人力,並具有高水準畫質、複雜劇情及精緻設計的大型遊戲作品。對此,廖阿輝指出,資本是3A遊戲製作的核心要素之一,而台灣在這方面面臨著顯著的劣勢。他解釋,台灣的遊戲產業雖然擁有技術與創意,但缺乏支撐3A遊戲開發所需的巨額資金與穩定的市場需求。
他進一步分析道,像《黑神話:悟空》這類3A大作之所以能成功推出,背後除了龐大的資本支持外,更重要的是能夠依託於中國這個擁有巨大消費潛力的市場,使其能迅速回收開發成本。然而,台灣的遊戲市場規模相對較小,當地玩家購買力不足,難以支撐高風險、高成本的3A遊戲製作。這也是為何台灣遊戲公司多數選擇開發相對投入較少但回報迅速的手遊或獨立遊戲作品。
文化背景成國際市場推廣的難題
除了資金上的挑戰,台灣遊戲在文化背景方面也面臨困難。廖阿輝提到,以《返校》為例,這款遊戲在台灣因結合了獨特的歷史與文化題材而獲得成功,但當推向國際市場時,卻因外國玩家對其歷史背景缺乏了解,導致遊戲銷售效果不如預期。
「台灣並非沒有能力製作大型遊戲,而是如何讓這些文化題材能被全球玩家接受與理解,這才是最大的挑戰。」他強調,若台灣遊戲業者想要成功打造國際3A大作,就需要在文化傳播與國際行銷上投入更多精力,讓台灣獨特的故事能被更廣泛的玩家群體所理解與接受。
手遊市場中的潛力:快速回收與靈活開發
儘管台灣難以在3A遊戲市場上競爭,但手遊開發卻成為台灣遊戲業者在全球市場中立足的利基。廖阿輝表示,相較於3A遊戲的高風險,手遊開發的投入成本相對較低,卻能帶來可觀的收益。以《原神》為例,儘管它是一款開放世界手遊,但其每日的營收已遠超過許多3A大作的總銷量。
他補充道,台灣在手遊開發上擁有技術和人才的優勢,加上靈活的創意表現,能在短時間內推出具有吸引力的產品,並在全球市場上獲得不俗的成績。因此,台灣遊戲產業未來應該將更多資源投入到手遊及獨立遊戲開發上,形成自己的市場優勢,而不必盲目追求3A大作的製作。
產業未來:聚焦特色化發展
綜合來看,台灣遊戲產業在資本、文化背景及市場規模上,確實難以匹敵中國和歐美的3A大作製作模式。然而,這並不代表台灣在全球遊戲市場上無法找到自己的定位。未來,台灣遊戲業者應該善用自身的技術優勢與文化創意,打造出具有在地特色的遊戲產品,並通過靈活的市場策略來吸引國際玩家,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遊戲產業道路。
更多關於台灣遊戲產業的討論,歡迎收聽TVBS Podcast《新聞幕後》第26集——【台灣能否打造3A大作? ft. 廖阿輝】,各大Podcast平台已全面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