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三星電子的晶圓代工業務陷入嚴重困境。根據《BusinessKorea》報導,三星面對多重挑戰,包括晶圓良率不穩、客戶流失及戰略方向不明,導致其晶圓代工業務的營運持續虧損。三星證券在7月所發表的報告中,更明確建議分拆該業務並在美國上市,以增加資金和提升國際競爭力。

良率不穩影響客戶信心

三星原計劃在下半年量產第二代3奈米GAA製程,但由於製程良率不穩,未能吸引到主要客戶下單。此外,三星取消了今年歐洲及日本的實體晶圓代工論壇,改為在線上舉行,顯示其在吸引客戶及維繫業務方面遇到重大瓶頸。

平澤工廠部分產線設備停機

據業內人士透露,三星位於平澤的P2和P3工廠目前已部分停機,進入「冷停機」狀態,反映出其生產策略的調整。三星過去一向以積極投資和快速引入先進製程來強化代工競爭力,但目前轉為謹慎的「喘息」策略,顯示出其在技術研發上可能遇到重大挑戰。

台積電壓倒性優勢 三星市占率疲軟

根據集邦科技的數據顯示,台積電今年第二季在全球晶圓代工市場的市占率達62.3%,而三星僅有11.5%。由於先進製程無法突破,三星在吸引高端客戶(如蘋果、輝達)方面遭遇困難,預估三星集團今年整體晶圓代工和系統LSI業務將持續陷入虧損,營業損失預估達3.85億美元。

業務分拆或成可行方案

分析師建議三星將晶圓代工業務分拆並在美國上市,以便能更靈活地調整其經營策略,並透過在地化運作來吸引美國科技巨頭合作。儘管如此,這項建議在三星內部仍存在分歧,有專家認為,分拆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負面影響,因此短期內不太可能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