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隆市政府正積極推動「街道家具」計畫,以改善都市景觀及提升公共空間的使用效能。除開放部分騎樓停車,市府計畫在公園、街道、騎樓等區域設置路燈、長椅、郵筒等「街道家具」,以提供短暫休息與增添都市美化功能。然而,消費者保護協會董事暨交通委員會召集人李克聰建議,基隆市應同步檢討機車停車格供需,避免阻礙行人通行空間,並確保街道家具的規劃與管理具備完善配套。
改善都市景觀 基隆推動街道家具計畫
基隆市政府表示,「街道家具」的概念在於透過公共設施提升都市空間的使用價值,例如安裝路燈、設置長椅等,讓行人擁有更好的休息空間,並營造舒適的街道景觀。這一計畫將不限於騎樓空間,其他適合的城市角落如公園或徒步區等也將納入範疇。
台灣城市早有實施街道家具的成功範例,如新竹市曾在市區內展示由設計師設計的特色椅子,成為城市美學的延伸。此外,國外許多城市也在騎樓、公園和廣場等地區融入街道家具,成為城市空間的點綴,提升了都市整體美觀及居民的生活質量。
專家建議:以人本交通優先 重檢機車停車供需
李克聰強調,推動「人本交通」是各城市的重點工作。對於基隆市的騎樓開放停車舉措,他認為這僅是「短期權宜之計」,真正的目標應是還騎樓於行人。機車停車若影響行人通行,應優先檢討其供需並調整。他建議基隆市政府針對機車停車需求擬定短、中期計畫,循序漸進地改善停車與行人空間的分配。
基隆市因電動車增加導致停車需求攀升,李克聰表示,無論是停車格的設置還是街道家具的配置,應確保騎樓空間可供行人自由通行,避免衍生交通阻塞或安全問題。
交通管理社區化 保障行人空間
李克聰提出,對於違規停放機車導致的通行障礙,基隆市可透過「交通管理社區化」的模式加強管理。他建議以社區力量進行交通宣導、勸導及檢舉,以三階段推動違規停車的管理。此方式能補足警力不足的問題,通過社區主動管理提升交通規範意識。
街道家具推動應注重人本原則
李克聰進一步指出,推動街道家具應設有明確規範。商家和居民在設置街道家具時,應遵循人本交通的原則,確保行人空間不受影響。透過社區參與,將桌椅擺放位置的宣導、人性化的勸導機制結合進來。若宣導無效,社區還可主動檢舉不當設置的街道家具,以公權力手段進行管理,確保整體規劃兼顧行人安全和市容美化。
總而言之,基隆市的「街道家具」計畫可有效提升公共空間使用價值,但在推行的同時也需考量停車供需和行人空間的保障,並善用社區力量進行交通管理,確保市民與行人共享安全、舒適的城市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