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衛福部健保署2025年1月統計,目前國內重大傷病有效領證數超過106萬張,平均每3分鐘就有1人申請,且其中需積極或長期治療之癌症比例最高,數量高達48萬張。此外,根據2022年身心障礙人口統計,64歲以下的比重超過五成,顯示長期照護需求逐年增加。
國泰人壽分析,以平均數據來看,長照每年費用高達120萬元,讓許多家庭面臨沉重負擔。專家建議,搭配重大傷病險與實支實付型醫療險,可有效減輕財務壓力。

長照險保額有限,搭配重大傷病險補足缺口
以南山人壽統計,保戶投保長照險的長照分期保險金平均為31萬元,相當於每月2.5萬元,但實際長照費用依看護、長照機構、醫療與生活開銷不同,每月可能高達11萬元,且未來仍可能因通膨攀升。
華瀚保經資深副總蘇桔明表示,長照險因需長期給付,導致保費高昂,影響投保意願。因此,保險公司推出短年期或定期型重大傷病險,降低保費成本,以提升投保率。例如,重大傷病險多為一次給付型,涵蓋22大類、300多項細項疾病,投保後若取得健保重大傷病卡或醫療機構診斷書,即可一次性領取理賠金,靈活運用於治療或生活開支。

面對高額醫療費,實支實付險搭配自負額保險更有效
隨著癌症年輕化與高階醫療技術進步,患者治療成本也大幅提升。富邦產險資深副總曾義陽指出,癌症治療常涉及高價標靶藥物與先進手術費用,即使擁有基本住院醫療保險,市場上實支實付險的住院保額約為3萬至20萬元,難以負擔動輒百萬的治療費用。
過去,保戶可購買多張實支實付險,以補足醫療費用缺口,甚至選擇單人病房,減少等待時間。但目前僅能購買一張實支實付險,因此,專家建議將住院保額提高,並搭配「自負額保險」,即根據保單條款,若未透過健保支付醫療費用,保險公司將依限額比例理賠。
蘇桔明補充:「過去保險公司提供85%理賠比例,但目前多降至70%至65%,民眾在購買保單時,應特別留意自負額的理賠比例,避免實際報銷金額過低,影響治療品質。」
單身與亞健康族群,應提早規劃長照險
南山人壽商品研發副總游乃穎提醒,長照需求高的族群,如單身族、頂客族,以及希望維持生活品質、安享晚年的族群,應提早投保長照險,減少未來財務壓力。此外,對於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代謝症候群族群,部分保險公司也推出適合「弱體族群」的健康險商品,如南山人壽Hold助糖定期醫療保險與健康e守護終身保險,透過外溢機制鼓勵良好健康習慣,並設定每月至少5萬元的長照保障額度,確保未來醫療與生活支出無後顧之憂。
保單配置需要靈活,定期檢視保障內容
專家建議,民眾每年應檢視現有保單,確認是否滿足長期醫療與長照需求,並根據預算適時調整保額。富邦人壽資深副總黃國祥表示「如果預算充裕,可增加保障額度;若預算有限,則應優先補足最需要的風險缺口,如透過一年期定期附約加強保障。」長照與醫療費用不斷上升,透過長照險、重大傷病險與實支實付醫療險的搭配,能有效降低財務壓力,確保醫療與生活品質不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