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炎夏日,戶外跑步既能排毒又能燃脂,但不當的準備可能會帶來傷害。美國路跑俱樂部(RRCA)提出了8項在熱天跑步前應遵循的原則,以確保你能在保持健康的同時安全跑步。
- 預防脫水 跑步時每20分鐘可能流失170~340克液體,因此補水至關重要。跑前10~15分鐘需補充280~425克液體,跑步中每20~30分鐘再次補充。跑後每減少1磅(0.45公斤)應補充約470克液體。注意,口渴不是脫水的準確指標。
- 注意溫濕度 當室外溫度超過攝氏30度且濕度高時,應避免外出跑步。高濕度會阻止汗液蒸發,增加中暑風險。在台灣夏天,出門前先檢查氣溫和濕度。
- 防曬措施 選擇帶有遮蔽的跑步路線,跑步前塗抹含UVA和UVB防護的防曬乳,並佩戴可過濾UVA和UVB的運動太陽眼鏡。帽子應選擇中空設計,以促進頭部散熱。
- 穿著透氣衣物 穿著淺色透氣的運動衣有助於散熱,避免穿著悶熱的長袖長褲。這樣可以減少因過熱而造成的熱傷害風險。
- 規劃跑步路線 事先規劃跑步路線,確保沿途有水源或飲水機。告知親友你的跑步路線和預計時間,並攜帶身份證件。
- 症狀出現即停 若跑步中出現頭暈、噁心、發冷或無法出汗等症狀,應立刻停止運動並尋求陰涼處休息和補水。若症狀嚴重,如精神錯亂或皮膚乾燥,需立刻尋求醫療協助。
- 特殊疾病諮詢醫師 有心臟或呼吸系統疾病,或正在服用藥物者,應先諮詢醫師是否適合在炎熱天氣下跑步。若有過中暑歷史,需特別小心。
- 兒童跑步建議 兒童應在早晨或傍晚時分跑步,避免在上午10點至下午2點的高溫時段外出。家長應隨時補充孩子的水分。

圖片說明:夏季跑步前的水分補充是預防脫水的關鍵。
了解更多跑步安全資訊,請參見《運動星球》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