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園一名60歲男子,因患有糖尿病,近日出現腹痛並接受診所治療,但兩天後突然全身無力、發燒,右眼幾乎失明。家人緊急將他送往衛福部桃園醫院急診,經檢查確診為肝膿瘍並引發眼內炎,險些喪失視力。
肝膿瘍與超級細菌的威脅
根據醫師診斷,該名男子的肝膿瘍是由「超級細菌」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感染引起。這種細菌不僅導致肝臟膿瘍,還侵入血流進一步攻擊眼睛,導致危險的眼內炎。肝膿瘍是一種由細菌或其他病原體感染肝臟,造成組織壞死並形成膿腫的疾病,若不及時治療,可能引發敗血症,甚至致命。
糖尿病患者的高風險
根據肝膽腸胃科醫師王晨諭的解釋,糖尿病是肝膿瘍的重要危險因子,特別容易受到克雷伯氏菌的感染。克雷伯氏菌是東亞地區造成肝膿瘍的主要致病菌,占比高達90%。感染後,患者常出現全身倦怠、腹痛、發燒、黃疸等症狀,若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引發眼內炎、腦膜炎,甚至全身性敗血症。
成功治療與復原過程
在醫師團隊的努力下,該名男子接受了抗生素治療及肝臟引流術,並進行了幾次眼科手術以清除眼內的膿瘍。經過一個月的住院治療,男子順利出院,並計畫半年後接受水晶體置換手術,恢復視力。此次醫療過程顯示,早期發現與及時治療對於糖尿病患者至關重要,尤其是在細菌感染蔓延至全身時。
克雷伯氏菌的危險性與防範
克雷伯氏菌是一種抗藥性極強的細菌,被稱為「超級細菌」。它不僅攻擊肝臟,還會迅速擴散至全身,尤其容易侵犯眼睛。醫師強調,肝膿瘍的治療除了使用抗生素外,必要時還需進行外科手術或眼內抗生素注射。護理師林鈺潔提醒,糖尿病患者特別容易受到感染,應注意任何異常的腹痛或發燒症狀,及早就醫以避免更嚴重的併發症。
健康提醒與預防
糖尿病患者的免疫系統較弱,容易受到各種感染的威脅。醫師呼籲,如果有腹痛、發燒、視力異常等症狀,應立即就醫檢查。早期的診斷與治療能大幅降低肝膿瘍引發併發症的風險,也能防止細菌進一步侵害全身器官,確保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