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颱風山陀兒昨日中午12時40分登陸高雄市小港區,引發局部強風豪雨,並造成多處災情。然而,僅僅在登陸不到一天後,山陀兒便在今日清晨快速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中央氣象局已於早上5時30分解除海上及陸上颱風警報。這是自2001年潭美颱風以來,台灣第二次出現颱風在本島上空消散的情況。
山陀兒快速減弱 高雄市多區積水成災
山陀兒的路徑與影響主要集中於南台灣,特別是高雄地區。登陸後,它迅速減弱,變成名副其實的「孤魂野鬼」,失去了原有的颱風結構,但依然引發了劇烈降雨與瞬間強風,導致高雄市多區積水。幸運的是,此次降雨並未造成嚴重水患,但相關單位仍提醒民眾注意後續的熱帶性低氣壓可能帶來的短暫暴雨。
23年前的潭美颱風:快速消散卻引發大規模水患
山陀兒的結局讓人聯想到2001年的潭美颱風,該颱風在登陸台東後,同樣迅速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但其殘留的水氣引進旺盛的西南氣流,導致南部地區爆發大規模的「711水災」。當時因愛河排水匣門開啟延誤,造成高雄市鼓山、左營及前鎮地區嚴重淹水,水深達至成人膝蓋,有5人不幸死亡,13萬多戶停電,經濟損失高達7000萬元。

此次山陀兒雖未如潭美颱風般帶來重大災害,但相關單位仍持續監控降雨情況,提醒民眾小心山區土石鬆動及淹水風險。